各市(州)、縣(市、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有關單位:
現將《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五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
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
2021年12月23日
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第五版)
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指導各地科學精準做好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壓實疫情防控“四方責任”。
各級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應急指揮部),要始終保持激活狀態,及時查補短板漏洞,堅持科學精準從嚴從緊做好疫情防控。各行業主管部門要持續加強指導和監管,督促本行業落實防控措施。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制定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落實專人負責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員工嚴格遵守各項疫情防控規定。個人要履行疫情防控義務,入境人員、有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旅居史人員、健康碼“紅黃碼”人員要第一時間主動報備,積極配合落實核酸檢測、隔離管控、居家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
二、嚴防境外疫情輸入風險。
對所有從我省口岸入境人員實行14天集中隔離,期間第1、4、7、10、14天完成鼻咽拭子核酸檢測。解除隔離后,目的地為省內的,由各市(州)閉環接回當地,實行7天居家或集中隔離,期間第2、7天完成鼻咽拭子核酸檢測;目的地為省外的,閉環送至機場、車站并向目的地通報信息。
入境后在省外完成14天集中隔離的來(返)川人員,應居家或集中隔離直至入境時間滿21天,期間至少完成2次鼻咽拭子核酸檢測。入境人員解除居家或集中隔離時應采取雙采雙檢,并滿足人、物、環境三樣本同時核酸檢測陰性。進口冷鏈食品實行集中監管倉制度和庫長制,強化進口冷鏈和非冷鏈貨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預防性消毒,實行全鏈條信息化追溯。
三、規范來(返)川人員有序流動。
倡導省外人員來(返)川時進行1次核酸檢測。
陸地邊境口岸城市(與香港、澳門有口岸相連的除外)來(返)川人員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對有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市、區、旗)旅居史的來(返)川人員,實施居家或集中隔離,期間每3天進行1次核酸檢測,直至離開風險地區滿14天為止。
對有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其他縣(市、區、旗)旅居史的來(返)川人員,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到達川內目的地后24小時內再進行1次核酸檢測。
上述人員排查起始時間由省級專家組研判確定,中高風險地區降為低風險地區后,自動停止相關人員排查,仍在隔離的人員在核酸雙采雙檢陰性后解除隔離。
公布本土新增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但未劃定中高風險地區的,相關來(返)川人員參照上述規定執行。
四、持續開展多點監測預警。
繼續堅持“人、物、環境”監測,按照“逢陽必報、逢陽即報”的原則,規范核酸檢測初篩陽性、確診(疑似)病例復核和報告。發熱門診患者一律進行核酸檢測,在核酸檢測結果反饋前一律留觀。零售藥店銷售(含網絡銷售)退熱、止咳、抗病毒和抗生素等4類藥品時應實名登記。
按照《四川省新冠肺炎監測技術方案(第三版)》要求,海關、邊檢、口岸、國際航空、醫療衛生、交通運輸、教育、郵政快遞、外賣等行業人員,以及機場、集中隔離場所、進口冷鏈食品、農貿(集貿、海鮮)市場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全員或抽樣核酸檢測。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每批次進行核酸檢測。機場、醫療機構、集中隔離場所、農貿市場、冷鏈食品生產加工及儲運相關場所及周邊區域環境應定期進行抽樣核酸檢測。各地根據疫情形勢,可擴大人員、物品和環境監測范圍,增加檢測頻次。
五、嚴格高風險崗位人員閉環管理。
海關、邊檢、口岸、機場、進口冷鏈食品企業等直接接觸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的從業人員,以及集中隔離場所、定點救治醫院、發熱門診等高風險崗位人員,在工作期間實行封閉管理,結束后須完成7天集中隔離和7天居家健康監測;離開工作崗位所在地市時,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并向所在單位或社區報備。
六、做好重點場所疫情防控。
醫療衛生機構、養老院、監管場所、兒童福利院、宗教場所、賓館酒店、博物館、歌舞游藝休閑娛樂場所、棋牌室(麻將館)、旅游景區景點、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交通場站、商超、農貿市場等密閉空間或人員密集場所,應嚴格落實進入人員戴口罩、測溫、亮碼和掃碼通行的“剛性要求”,嚴格落實日常清潔、通風和消毒等措施。景區景點實行預約、限流、錯峰等措施,棋牌室(麻將館)、文化娛樂場所應控制人員流量。集中隔離場所應嚴格落實陽性感染者所在區域終末消毒,加強工作人員個人防護,嚴防交叉感染。
七、嚴格控制聚集性活動。
按照非必要不舉辦和“誰舉辦、誰負責”原則,嚴控廟會、大型文藝演出、展銷促銷、體育比賽等活動,農村地區集市應控制規模、減少頻次。舉辦會議、聚會等活動應嚴控人數,盡量舉辦線上會議或視頻會議,50人及以上的線下會議、聚會等活動應由主辦方制定防控方案,落實防控措施。提倡“喜事緩辦、白事簡辦、宴會不辦”,確需舉辦的盡量縮小規模,負責承辦的餐飲單位要嚴格落實防控措施,自行舉辦50人及以上聚餐活動的個人,須向所在社區居委會或村委會報備。實行跨省旅游經營活動管理“熔斷”機制,暫停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中高風險區所在。ㄗ灾螀^、直轄市)和陸地邊境口岸城市跨省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
八、強化交通運輸疫情防控。
機場口岸要嚴格落實“四固定、四指定、兩集中”管理,做好閉環管理人員個人防護、核酸檢測、每日健康監測報告。優化春運期間運力調配,提高疏運能力,減少旅客聚集。機場、車站、碼頭等設置臨時留觀室,嚴格落實乘客測溫、亮碼、掃碼、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線”等防控措施,提高客運場站和交通運輸工具通風消毒頻次。關愛幫扶重點旅客,便捷老年人出行,提高服務品質。飛機、火車、長途客車、輪船等交通營運主體,應對乘客中來自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旗)人員開展摸排、信息登記、健康監測和信息報告。
九、織牢農村疫情防控防線。
堅持縣包鄉鎮、鄉鎮包村、村包組、組包戶的四級包干制度,強化村網格化管理,建立“兩臺賬一張卡”,即網格員管理臺賬、管理對象服務臺賬和疫情防控明白卡,做好風險人員的排查、信息登記、居家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居家隔離人員要落實專人負責,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站)、個體診所不得收治四川天府健康通“紅黃碼”人員,以及有發熱或呼吸道癥狀的人員。鄉鎮衛生院應規范執行發熱和有呼吸道癥狀患者處置流程。城市社區參照農村地區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十、堅持做好多病同防。
加強對流感等冬季高發傳染病和不明原因肺炎的監測、分析、預警,及時有效處置疫情,降低其與新冠肺炎疊加流行的風險。各地要統籌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和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工作,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要加快推進重點人群加強針應接盡接,積極穩妥推進3—11歲適齡無禁忌人群應接盡接,提高60歲及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種率和加強針接種率,倡導兒童、老年人等人群積極接種流感、肺炎等疫苗。
十一、做好疫情應急處置。
各地應按照滿足30天滿負荷運轉需要,做好疫情防控物資儲備和生活物資供應配送。一旦發生疫情,實行“省級指導、市(州)為主、扁平管理”,4小時內建立前方聯合指揮部,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及時發布信息,統籌調配市域內流調溯源、核酸檢測、轉運隔離、交通管控、醫療救治、社區管控、消毒等隊伍和集中隔離場所、定點救治醫院。疫情發生所在市(州)應急處置能力不足時,由省應急指揮部統籌調度全省資源。疫情發生地縣(市、區)原則上應在病例確診后5小時內劃定風險等級區域并及時公布,按最小單位精準確定管控范圍,實行“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圈層管理。省內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市、區)人員嚴格限制出行,所在地市其他縣(市、區)人員離開本市時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并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
十二、持續強化公眾健康意識。
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實行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全域覆蓋,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加大健康科普宣傳教育力度,引導公眾加強自我防護,養成戴口罩(特別是在公共交通工具、電梯等密閉場所以及人群聚集的室外場所全程規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的衛生習慣,少聚集、保持“一米線”、用公筷的生活習慣,亮健康碼、掃場所碼、主動做核酸檢測的防疫習慣,提升科學接種疫苗、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癥狀及時主動就醫的健康意識,當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本指南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此前發布的《四川省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四版)》同時廢止。各市(州)、各部門(單位)應按照本指南要求細化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國家有新的防控政策要求的,按照國家要求執行。
第五版與第四版有什么區別?
“兩節”期間,
對來(返)川人員有什么要求?
家庭、朋友聚餐有哪些注意事項?
舉辦大型活動或會議的防疫要求有哪些?
一起來看專家權威解讀
↓↓↓
01
四川省為什么要出臺第五版《指南》?與第四版有什么區別?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處于高位運行,新型變異株不斷出現,我國持續面臨疫情輸入較大壓力,加上“兩節”臨近,人員流動加大,冬春季各類呼吸道傳染病高發,防控形勢嚴峻復雜。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確保群眾度過健康平安的節日,我們修訂完成《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五版)》。
與第四版相比,第五版突出強化了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措施、嚴格控制人員聚集、強化農村地區防控等方面要求,從四方責任、境外輸入防控、人員流動管理、多點監測預警、重點人員管理、重點場所防控、聚集性活動管理、交通運輸管理、農村疫情防控、多病同防、應急處置、公眾健康意識等12個方面闡述了最新防控措施。
02
“兩節”期間,對來(返)川人員有什么要求?
來(返)川人員要嚴格履行疫情防控義務,在出發前應主動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旅途中應嚴格做好個人防護,特別是來自疫情風險地區的人員到達目的地后應主動向社區、村委會、入住酒店或疾控部門報備,積極配合做好核酸檢測、風險排查、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
如果收到疫情防控提醒短信,請務必按照提示,配合做好排查等工作。
如果健康碼變為紅碼或黃碼,請立即報備,配合落實核酸檢測、隔離管控、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
具體來講:
【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市、區、旗)人員】嚴格限制出行,這類人員來(返)川后將實施居家或集中隔離,每3天進行1次核酸檢測,直至離開風險地滿14天;
【有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市、區、旗)旅居史的來(返)川人員】需持有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到達川內目的地后24小時內再進行1次核酸檢測。
【陸地邊境口岸城市(與香港、澳門有口岸相連的除外)的來(返)川人員】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所有從省外來(返)川的人員】倡導均進行1次核酸檢測。
此外,如果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癥狀,要做好個人防護,及時到就近發熱門診就診,不去小診所就醫,不要自行購買退燒止咳等藥物。
03
“兩節”期間,對人員出行有什么要求,需要注意什么?
謹慎出行!皟晒潯逼陂g,倡導非必要不出川,少聚集、少出行,確需出行的,應做好個人防護,盡量避免到人群聚集及空間密閉的場所活動。
在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集中隔離場所等高風險崗位工作的人員應盡量避免出行,必須出行的需脫離風險崗位后完成7天集中隔離和7天居家健康監測,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出行,并向單位或社區報備。
不去中高風險地區。嚴格限制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市、區、旗),非必要不前往發生疫情的地市,如確需出行應提前了解當地防疫政策,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申報、健康碼亮碼等準備。
04
“兩節”期間,家庭、朋友聚餐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
為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兩節”期間,要嚴控聚集性活動。提倡家庭聚餐聚會等不超過10人,提倡“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確需舉辦的盡可能縮小活動規模。自行舉辦5桌(即50人)以上宴會等聚餐活動的個人,須向屬地社區居委會或村委會報備,落實屬地疫情防控規定。
如果出現身體不適,建議盡量不參加聚餐聚會。
05
“兩節”臨近,可以舉辦大型活動或會議嗎?在防疫方面,有哪些具體要求?
原則上“非必要不舉辦”,嚴格控制廟會、大型文藝演出、展銷促銷、體育比賽等活動,農村地區集市要控制規模、減少頻次。
如果確需舉辦,“誰舉辦、誰負責”,要控制規模、嚴格落實防控措施。舉辦會議、聚會等活動應嚴控人數,盡量舉辦線上會議或視頻會議,50人及以上的線下會議、聚會等活動應由主辦方制定防控方案,落實防控措施。
06
“兩節”臨近,人員密集的經營場所應做好哪些防疫方面的準備?
人員密集的經營場所,應嚴格落實工作人員和進入的顧客均正確佩戴口罩,入口處做好體溫測量、健康碼亮碼掃碼等防疫要求,日常要做好場所內的清潔、通風、消毒等措施。對進入人員實施預約、錯峰、限流等措施,嚴格控制人員進入流量。
餐飲場所還要做好分隔就餐、保持一米距離等措施,提倡自助餐、分餐制、用公筷公勺。
07
哪些是高風險崗位?對高風險崗位人員管理有什么要求?
【高風險崗位人員】包括啟用期間的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定點醫療機構的高風險科室人員,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熱門急診及哨點醫務人員,海關、邊檢、口岸一線工作人員,國際航班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航班的航空服務人員,進口冷鏈食品相關工作人員,公路、水路進口冷鏈食品裝卸、運輸等環節物流從業人員,從事入境人員轉運的司乘人員,國際道路貨物運輸從業人員(含裝卸人員)等。
高風險崗位人員工作期間接觸感染人員、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環境的機會較多,如果防護不到位,感染風險較高。因此,高風險崗位人員要嚴格落實閉環管理要求,做到風險防控各環節緊密銜接無漏洞。
封閉作業期間,要保證崗位不交叉,在規定的作業區域作業,在規定的休息區域休息,在規定的居住區域居住,確保不與外界人員接觸。
封閉作業完成后,嚴格落實7天集中隔離和7天居家健康監測。之后如要出行,還需要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并向單位和社區報備。
08
冬春季節,流行病多發,如何多病同防,做好個人防護?
冬春季各類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時,我們還要加強對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的防范,防止多病疊加的健康危害。
目前,個人防護和疫苗接種仍是抵御呼吸道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要做到“三要兩不要”。
“三要”:
一要養成三個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的衛生習慣,少聚集、一米線、用公筷的生活習慣,亮健康碼、掃場所碼、主動核酸檢測的防疫習慣。
二要積極接種疫苗。全程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及加強針,積極接種流感、肺炎等疫苗。
三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
“兩不要”:
不要聚集。盡量不去人員密集場所和密閉空間,確需進入此類場所的,務必做好個人健康防護,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距離。
出現可疑癥狀,不要自行買藥或到小診所就診。